北交所今开市,专精特新时代崛起,VC/PE提升退出效率
自9月2日设立的消息正式宣布,经历两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北京证券交易所终于在11月15日(今天)正式开市。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标志性时刻。
开市首日,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征。其中,占比87%的公司来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早盘开盘后,10只新股开盘全线上涨,N同心开盘暴涨280%,最高涨近400%。N志晟、N大地涨近200%,N晶赛、N广道涨逾100%。北交所新股全部触发临停。
北交所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突出服务“更早、更小、更新”,在上市、发行、定价、交易、监管等制度上坚持自身特色,体现错位发展。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仪式上致辞表示,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北交所上市规则(试行)》,北交所上市标准将平移精选层的四套“财务+市值”的条件,新增上市公司必须是新三板连续挂牌满一年的创新层公司,同时借鉴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突出专精特新的特点,设置了简便、包容、精准的发行条件。具体来看,申请北交所公开发行并上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依法规范经营等。
企业对此可以选择以下四套条件之一进行申报:
(1)市值≥2亿元,近两年净利润均≥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ROE平均≥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ROE≥8%;
(2)市值≥4亿元,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正;
(3)市值≥8亿元,近一年营业收入≥2亿元,近两年研发投入累计占比≥8%;
(4)市值≥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
据《交易规则》显示,北交所整体延续精选层以连续竞价为核心的交易制度,涨跌幅限制、申报规则、价格稳定机制等其他主要规定均保持不变,不改变投资者交易习惯,不增加市场负担,体现中小企业股票交易特点,确保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主要内容方面,一是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给予市场充分的价格博弈空间。二是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即当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盘中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三是连续竞价期间,对限价申报设置基准价格±5%的申报有效价格范围,对市价申报采取限价保护措施。四是买卖申报的最低数量为100股,每笔申报可以1股为单位递增。五是单笔申报数量不低于10万股或成交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可以进行大宗交易。同时还为引入做市机制,实行混合交易预留了制度空间。
北交所30%的涨跌幅限制引起热议,这已经超过了此前创业板20%的涨跌幅限制。这将有利于增加市场弹性。有专家表示,北交所涨跌幅30%,适合高风险承受能力者专业投资者参与。
对VC/PE行业而言,北交所的开市也在投资端和退出端均带来了重磅利好:
1.投资:点明方向——“专精特新”
在本次设立北交所的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早在2011年就已提出。在2013年7月工信部于《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专、精、特、新”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截至2021年7月19日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我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
这些“小巨人”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有多重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补链强链的重要力量,对解决“卡脖子”难题意义重大。有市场分析形象地指出,如果说举世无双的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有机躯体,那么这些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就是这个躯体的毛细血管。一两条毛细血管不显作用,但成千上万条毛细血管就是命脉所在了。无论是光刻机还是航空发动机,这些核心技术的产业链条巨长无比,不是一两个团队攻克某个难关就万事大吉了,它需要全产业链的配合,而有些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恰恰就扮演了产业粘合剂的作用。
然而,据统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们,只有三百余家左右已经上市,这些承载着国家战略转型的创新企业,大部分都还是未上市状态。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所在的的赛道估值甚至连某些互联网巨头市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也与退出路径有关,资本都是逐利的,为什么放着回报率高、上市预期明朗、退出渠道明确的风口不投,非要去荒无人烟的赛道,等待着不确定的退出?正是因为赛道小、公司体量更小,这些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一直都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资本不愿投的领域。
而北交所的出现,正是要服务这些“小巨人”,也为VC/PE行业接下来的投资明确了方向——培育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扶持政策出台。这恰逢其时为投资行业带来了明确的“指南”。潮水退去后,股权投资行业正回归到一个更长期视角,更稳健、更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投资人必须学会不跟风、不追风、不造风,独立思考。本次北交所设立的定位正是给整个股权投资行业一个很明确的培育方向,资本要回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先富起来的资本帮助后跑起来的企业,也是共同富裕。
关于“投小、投早、投科技”的逻辑,母基金从业人员提到,从LP或出资人的角度,应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发展要求,国家需要在科技领域更加自强自立;从投资逻辑来说,GP的投资领域也确实需要投小、投早、投科技。在投法上,投天使、早期、VC/PE的逻辑要区分开,VC/PE的投资模式是挖好项目,而天使、早期投资不一样,不能只挖掘,而要陪创业者一起创业、一起成长。
2.退出:私募股权转让有望标准化
9月4日,北京市副市长殷勇表示,北京市将积极配合做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尽早投入运营,打造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为特色的证券交易所。同时加强北京证券交易所与各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份额转让平台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长期资本形成机制。
这意味着,北交所将与私募股权份额转让平台形成衔接与互动,这无疑将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端的良好生态。
“私募股份转让”在国内发展至今,尚未有交易平台可形成规模化、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市场。一名来自深圳的PE人士分析,从实操层面来看,主要受限于以下几个核心因素:第一,参与主体少,单个交易平台难以聚拢大量的投资机构与企业;第二,信息不对称问题难消除;第三,定价体系不完善。
一名资深的新三板人士指出,新三板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和改革,创新层和基础层实际上已初步形成私募股份标准化转让的交易场所,而北交所的设立将进一步促使这个生态形成闭环,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的循环有望加速,进而加快创新资本流动,推动更多资本投到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创新。
把私募份额标准化转让变成可能,正是目前新三板所呈现的特点之一。北京某券商人士表示,首先,公司挂牌后的持续信息披露和规范机制解决了投资机构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则是为私募基金提供了稳定的退出渠道。另外,随着挂牌企业增加以及资金流入,部分行业的估值体系雏形初现。无疑,这些市场特征给创投行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之下,北交所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生态,退出有道,将大大提升创投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的热情。北交所可能让好项目通过IPO退出的确定性在增强,未来投资组合中通过IPO退出的项目比例可能显著增长、周期显著缩短,但由于一二级市场估值价差的缩窄,“IPO一定挣钱”的神话也会随之破灭。投资机构未来能否持续为LP创造回报,将更加考验机构的行业研究能力、价值发现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
本文来源:
母基金研究中心,内容有修改